🤖 什么是 AI Agent?

AI Agent(人工智能代理/智能体)是指一个能够感知环境、进行自主决策,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软件程序或系统。

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拥有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"数字雇员"。它不像传统的程序那样仅仅执行预设的指令,而是能够根据复杂的情况和多变的环境,自主地做出判断和规划,最终完成任务。

为什么需要 AI Agent?

在理解为什么需要 AI Agent 之前,我们先看看传统 AI 模型的局限性:

🔍 传统大语言模型的局限

以 GPT-4 这样的基础大语言模型为例,它的强大在于能够理解和生成文本,但它本身没有行动能力:

  • 无法主动与外部工具交互:例如,你让它"帮我订一张明天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票",它无法直接连接到订票网站并完成支付,只能提供订票步骤或相关信息
  • 无法自主执行复杂任务:如果一个任务需要多步操作,并且每一步的结果都会影响下一步的决策,大语言模型很难独立完成,需要你不断地输入新的指令来驱动
  • 缺乏持续的长期记忆:每次交互就像一次全新的对话,不会主动记住上下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长期工作

✨ AI Agent 的解决方案

AI Agent 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痛点,它为基础大语言模型赋予了"手"和"脚",使其具备了以下核心能力:

  • 🎯 自主行动和规划:能够将复杂的大任务拆解成多个小任务,并为每个小任务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
  • 🛠️ 工具使用:通过集成外部工具(如浏览器、搜索引擎、API、代码解释器等)来扩展自身能力
  • 👁️ 环境感知和反馈:持续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,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计划,甚至重新规划

总结:AI Agent 将基础大语言模型从一个被动响应的"大脑",升级成一个主动执行任务的"数字工作者",使人工智能从单一的问答工具进化为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、完成复杂工作的智能实体。


🔄 AI Agent 的核心工作流程

一个典型的 AI Agent 运作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核心步骤:

1. 📋 规划 (Planning)

这是 AI Agent 工作的起点。当它接收到一个复杂任务时,会首先进行任务分解,将大目标拆分成一系列更小、更具体的子任务。

举例:如果你给它的任务是"帮我写一篇关于最新 AI 进展的报告",它会首先将其拆解成:

  • 子任务 1: 搜索最新的 AI 技术新闻和论文
  • 子任务 2: 筛选并整理关键信息
  • 子任务 3: 构建报告的大纲
  • 子任务 4: 撰写报告内容
  • 子任务 5: 审阅和润色报告

2. ⚡ 行动 (Action)

在完成规划后,AI Agent 会根据计划执行具体的操作,调用各种内部和外部工具来完成每个子任务。

举例:针对上述任务:

  • 执行子任务 1:调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
  • 执行子任务 2:使用代码解释器或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
  • 执行子任务 4:利用语言模型能力生成报告的初稿

3. 👀 观察 (Observation)

每一次行动之后,AI Agent 都会观察结果或接收反馈。这个观察过程至关重要,因为它决定了下一步的行动。

举例

  • 当它调用搜索引擎后,会观察搜索结果,评估信息是否符合要求
  • 当它生成报告初稿后,会自我审查,检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或逻辑不连贯的地方

4. 🔁 循环与反思 (Loop & Reflection)

AI Agent 会在一个**“规划-行动-观察"的循环**中持续工作,直到完成所有子任务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它还会进行反思。如果发现某个行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,或者当前的计划无法顺利完成,它会重新评估并调整其规划。这种反思能力是 AI Agent 能够处理复杂、非线性任务的关键。

举例:如果它在搜索最新 AI 进展时发现信息过于陈旧,它会反思并调整搜索策略,例如更换关键词或查找更权威的学术数据库,然后**重新进入"行动”**这一环节。

核心特点:通过这个循环,AI Agent 能够像一个真正的"问题解决者"一样,自主地、动态地、有目的地完成复杂的任务。


🚀 实践案例

简单 AI Agent 实现

🔗 实践链接First Agent Template


📚 参考资料